投資與財務自由

Calvin Lin
6 min readMar 31, 2019

--

開始學習投資之後,常跟朋友及長輩聊到這方面的話題,令我十分訝異的是,不少人對投資畏若蛇蠍,絕大部分資產都放在定存,理由往往是求「安穩」。

我能夠理解這樣的想法,畢竟財務心理學早已指出,一般人在損失金錢時感受到的痛苦程度,相比獲得同等金額的快樂程度,痛苦大約是快樂的 2 ~ 2.5 倍,所以即使平均漲多於跌,下跌時的強烈痛苦可能仍遠大於賺錢的快樂,迫使人們退出高波動性的市場。

但我仍覺得十分可惜,我認為一味逃避風險絕非最「安穩」的方式。換個方向想,為了追求帳面上的穩定,本來可以賺到的錢沒賺到,萬一遇上急需用錢的時候錢卻不夠,這不也是另一種風險嗎?當然,買保險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避免這樣的風險,但保費的負擔也會讓財富的累積速度進一步下降,離「財務自由」又更遠了。

莫約二十年前《富爸爸窮爸爸》這本書爆紅之後,「被動收入」、「財務自由」成為人們琅琅上口的詞彙。雖然在某些不肖份子濫用之下,似乎快淪為詐騙術語,但這個詞彙本身仍是相當重要的概念,財務自由簡單的表示方式如下:

被動收入 > 日常支出

其中被動收入是僅由資產報酬產生,不依靠自身勞力的收入,所以嚴格來說,即使是包租公、包租婆,如果還必須自己管理出租的大小雜事,那這部分租金收入也不算是完全的被動收入,還要扣除雇用自己做物業管理的成本。投資也一樣,如果還需要自己每天盯盤、研究,那獲得的報酬也不是完全的被動收入,同樣要扣除自己付出的時間成本。

有時會聽到某些投資達人年化報酬率超過 20%,可能只是時間太短沒遇過崩盤,也可能是故意只秀賺錢的部位,我也相信其中有些是貨真價實的高手,不過,這幾乎不可能是完全的「被動收入」,總報酬要達到這樣的績效絕對需要投入許多時間去學習、研究、分析。

定存以及長期機械化的債券、股票投資,再加上完全委託管理的房地產,大概是一般人容易取得的投資工具中,最接近完全被動收入的形式了。而這些投資工具的收入又可以拆解為資產規模 * 資產報酬率,所以財務自由的公式可展開為:

資產規模 * 報酬率 > 日常支出

由這個公式很簡單可以看出,在日常支出不變的前提下,資產報酬率越高,所需要的資產規模就越小,也就是說,只要較少的財富就能達到財務自由。

用實際金額舉例,假設一家人每年平均日常支出為 100 萬,在資產報酬率為 1% 的情況下,資產規模要超過 1 億才能達到財務自由;在資產報酬率為 5% 的情況下,資產規模 2,000 萬就達到財務自由。前者是台灣普通家庭不太可能達到的資產規模,後者則相對可能實現。

再來考慮,固定儲蓄的情況下,要多久才能達成上述的資產規模。假設一家人平均每年存 50 萬,在資產報酬率為 1% 的情況下,複利累積要 110 年才能累積成 1 億;在資產報酬率為 5% 的情況下,22 年後可以累積為 2,000 萬。前者需要三代的努力才能達成,後者則比一個人平均的工作年期都要短得多。

不過,上述所謂的「報酬率」都必須是「扣除通貨膨脹的實質報酬率」,因為物價不斷在上漲,日常支出的部分其實要每年調漲,但為了計算方便,把通膨從報酬率之中扣除會更容易些。

目前台灣的定存利率比核心 CPI 年增率(計算通膨的指標)低,定存的實質報酬率是負的,也就是說,靠定存永遠都不可能實現財務自由!雖然定存裡帳面上的數字每年成長,但實質購買力其實不斷下降。把所有財富放在定存,真的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。

而相對於定存,股票投資真的風險很大嗎?股市短期內波動當然很大,但長期來看,股市不斷向上的趨勢非常明確,理由也很單純,因為實體經濟規模不斷在成長,整體股市的長期趨勢當然也就向上。因此,只要實體經濟還在成長,長期投資整體股市,幾乎是不可能比定存的結果差,從這個角度來看,定存真的有比較「安穩」嗎?

歷史回測整體股市的年均報酬率為 10% 左右,扣除通膨後的實質報酬率為 7% 左右,如果以 7% 的報酬率、100 萬的日常支出來計算,依照上述的財務自由公式,1,429 萬的資產規模就能實現財務自由。用年存 50 萬、報酬率 7% 複利計算,只要 16 年就能實現財務自由!就算只年存 20 萬,也是 26 年就能實現財務自由。

上述計算有不少省略的細節,但已經可以看出投資報酬率對實現財務自由至為關鍵。台灣人超長的工時在世界上名列前茅,為什麼有些人願意大半輩子辛苦工作存錢,卻不願意花點心思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、提升資產報酬率呢?

有些人會說:「錢夠用就好了,安穩的生活更重要。」但對我來說,儘早實現財務自由才是真正安穩的生活方式。實現了財務自由並不是就一定要退休沒事幹,而是能夠無後顧之憂地去追求夢想、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
BTW, 對於上面提到投資整體股市的策略,有興趣可以參考我寫的這篇文章

做點補充說明,有些人覺得「被動收入」的概念很差,好像鼓吹大家用錢滾錢、不要工作,甚至把努力工作的人當笨蛋,這應該是受到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這本書的寫法影響。我雖然覺得「被動收入」、「財務自由」是很重要的概念,但並沒有覺得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的寫法是好的,在此特別澄清(該書作者還有許多爭議,例如惡性破產規避賠償)。

我建議把「被動收入」跟前陣子討論熱烈的「基本收入制」做聯想,基本收入制的概念實際上就是幫每個人都內建被動收入,其程度雖然達不到財富自由,但至少足夠滿足基本生活需求,保障人們就算找不到工作也不至於餓死、不用為了填飽肚子委屈接受勞動條件惡劣的爛工作,因此增加勞方面對資方的談判籌碼。

基本收入制目前難以實現,除了財源籌措困難之外,很多人也擔心基本收入制會導致大眾工作動機低下,對於普遍視工作為美德的價值觀來說無法接受。但實際上,隨著智慧機械的發展,未來勞動力過剩幾乎是不可避免,等到機器人夠聰明又夠便宜的時候,一般人要怎麼跟機器人競爭工作?這也是為什麼大眾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抱持恐懼。

然而奇怪的事情是,人類為何要跟機器人競爭工作呢?如果世界上的勞動工作都交給機器人,人類可以任意遊山玩水、思索哲學、創作藝術,這樣不是很美好嗎?我想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分配跟保障,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隻機器人可以代替他工作,那很好,但如果機器人都屬於少數人所有,剩下的人又沒有足夠的被動收入保障生活,那可就慘了。

當然,解決市場經濟分配不均的問題,主要還得依賴政治力量,但如果每個人都學會妥善運用自己擁有的少許資本,情況也可以有所改善。若一般人都不懂得適當投資,豐厚的資本報酬只有繼續被企業家與金融家壟斷,貧富差距也將更加嚴重。

--

--

Calvin Lin

Trying my best to invest in the right way, both time and money.